妈妈,我的爱在生死之外……(另类母亲节)
愿与你一起 走好这一生
佛教经典:慈母深恩,深似大海……
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云:假使有人,为於爹娘,手执利刀,剜其眼睛。献於如来,经百千劫,犹不能报父母深恩;
假使有人,为於爹娘,亦以利刀,割其心肝,血流遍地,不辞痛苦,经百千劫,犹不能报父母深;
假使有人,为於爹娘,吞热铁丸,经百千劫,遍身焦烂,犹不能报父母深恩。
《心地观经》云:世间所高,莫过山岳,悲母之恩,逾于须弥。世间之重,大地为先;悲母之恩,亦过于彼。
《心地观经》云:悲母之恩,深似大海……然而,出家人,如何行「孝」呢?
1
禅宗小故事
从前,有一个年轻人,与妈妈相依为命。有一天,听说远方有位得道高僧,便想去向高僧讨教,如何才能脱离苦海。为了不受母亲阻拦,他不告而别,一路跋山涉水,终于找到了高僧。
高僧听完他的自述,开示道:「吃过饭后,你即刻下山,一路但凡遇到有赤脚给你开门的人,这人就是来度你出苦海的佛。」
年轻人听罢大喜,遂叩谢高僧,欣然下山。
第一天,他敲响一扇扇门,却没见一个人,为他赤脚开门。
第二天,他又敲响一扇扇门,还是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。他不免有些灰心。
第三天,第四天……他都没能找到赤脚开门人,于是渐渐绝望了,不太相信高僧的话了。
快到自己家时,已是午夜时分,疲惫至极的他,沉重地扣动了门环。
母亲听到门响的声音,急急忙忙随手抓起衣服披在身上,灯也来不及点着就去开门,慌乱中鞋子都穿反了。
年轻人看到母亲披着衣服、反穿着鞋子的狼狈样子,不禁热泪盈眶,他立刻觉悟了——这不就是高僧所说的那位接他的佛吗!
他,走遍千山万水,终于看见了——那个赤着脚,为他开门的人,是自己的母亲……
今天,我们分享一组高僧的行孝故事,一起感恩母亲——这位离我们最近的佛。
2
弘一法师:对母亲的爱,从未改变
弘一法师,原名李叔同。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,他被林语堂誉为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。而让他连续多次登上《大公报》的,是他的「孝行」——他开风气之先,在天津为母亲王氏举办的「新式葬礼」。
1905年4月,先生年仅46岁的母亲,因患肺结核,在上海城南草堂不治身亡。在葬礼上,400多名中外来宾,不披麻戴孝,只行鞠躬礼,穿黑衣、戴青纱,戴白花。
而先生自己则借用美国作曲家福斯特的曲调,在葬礼上自弹钢琴,哀哀为母亲演唱自填的悼词:
松柏兮崔姿,凉风生德闱。
母胡弃儿辈,长逝竟不归!
儿寒复谁恤?儿饥复谁思?
哀哀复哀哀,魂兮归乎来!
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,他的心碎了。为了母亲,他一度将自己的名字,改为「李哀」。
有人说,妈妈的早逝,切断了李叔同在尘世间的最后眷恋,是他出家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后来,他曾经亲口对他的学生丰子恺说过:「在我的一生中,唯独母亲一起生活的那几年最幸福,此后便一直忧愁……」
直到后来决然出尘,阔步飘摇,绝尘而去,一转身,成为一个芒鞋布衲的空门僧人。
只有《大公报》的旧日报道,定格了他这一世的母子情深。
3
本焕长老:披上袈裟,妈妈你得拜我
本焕长老他系虚云老和尚嫡传大弟子。
爸爸早亡,弟妹夭折,大姐早嫁,兄长常年在外,家里只剩他和妈妈,贫寒农家,生活困难。
出家三年后,他成为江苏高旻寺本焕大和尚,这才第一次返回家乡。
这一次, 熟悉的家,最亲的人,却是一番完全不同的场景。
远亲近邻,不少人当场请求皈依、拜师。于是,一批批人,对着他恭恭敬敬地行跪拜礼。
母亲心情复杂地站立一边,既为儿子高兴自豪,又很矛盾。
她知道,再让出家的儿子回头已经万万不可能了,但还有一种办法,会使自己和儿子离的很近、很近。
思虑良久,她开了口:「儿子,不如妈妈也跟你皈依吧!可怎么皈依呢?也要和他们一样拜你吗?」
老和尚回忆当时的情景说「也要拜。」
妈妈反问我「你是我的儿子,我是你的娘,从古至今,哪有娘拜儿子的道理?」
我说:「过去我是你的儿子,而现在我是佛子。你今天跪拜,跪的不是我,这里没有我,是跪佛教,跪三宝。」
妈妈说:「说的是。」于是她也跪拜了。
就在这一天,佛子本焕将母亲正式引入了佛门。
1948年1月,他在上海普济寺,接到母亲病重的家信,急忙由上海回湖北新洲报恩寺,以便照顾母亲。
母亲去世时,他用「燃臂孝母」的方式为母亲送终。记者采访时问到:「什么是燃臂孝母,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?」
本焕长老解释:「燃臂孝母就是把灯草绑在手臂这“色壳子”(肉身)上,蘸油点燃。」
半截胳膊垫平,半寸的灯草三根扎在一起,蘸上香油,点着火,放到胳膊上,他用「燃臂孝母」的方式为母亲送终,祈愿佛力加持并接引慈母往生净土。
油烧干了又加,皮肉烧得吱吱作响,他一动也不动,泪如泉涌。别人问他:「不痛吗?」
他说:「说什么痛不痛,色壳子(肉身)是个生灭的东西,本来就是父母生养的,在上面点灯供佛,就是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。」
晚年,每当他捋起袖子,人们都可以看到他为妈妈送别时留下的印记,那印记不是一处两处,而是整个手臂几乎没有一处好的皮肤!
当记者问他:「和尚不是四大皆空、六亲不认的吗?」
他这样回答:「佛家不是不讲孝,是讲大孝。为国家、众生排忧解难,这是大孝;大孝中包括了孝顺父母的小孝。
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,他自己对父母也很孝顺,成佛了还跑去看他妈妈。如果和尚不孝顺父母,那是他不懂道理。
我们是父母生养的,父母是我们的佛,没有父母,我们怎么成佛呢?」
本焕长老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词,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:
死别诚难忍,生离实亦伤。
子出山关外,母忆在他乡。
日夜心相随,流泪数千行。
如猿泣爱子,寸寸断肝肠。
4
百善孝为先
佛家推崇报四重恩:父母恩、老师恩、国恩、众生恩。
明朝莲池大师曾在《为僧宜孝父母》和《出世间大孝》二文中,
提出了佛教对孝亲的观点,很具有代表性,他认为孝分三等:
下等孝顺:奉养双亲,免于饥寒。
中等孝顺:功成名就,光宗耀祖。
上等孝顺:为父母说法开慧,往生佛国,永离三途。
《梵网经》上说:「一切男子皆我父,一切女子皆我母」。因此,僧人出家,是为了实现大孝于天下的悲愿。
为了普渡众生,僧众们抛下自己的母亲和家人。这份深沉的爱,弥足珍贵。
尤其是僧众的妈妈们,更是伟大的母亲。
5
为父母祈福
推动世界的手,是摇着摇篮的手。无论我们在哪里,都要记得感恩我们家里的佛——敬爱的母亲。
在母亲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跟着梵音一起唱诵《报父母恩咒》,为天下父母祈福。
—大慈·梵音—
第9首
♪
报父母恩咒
《报父母恩咒》是“大慈梵音”的第9首原创佛曲。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难报,却无以为报,则有了佛教“报父母恩咒”,常诵此咒,可报父母之恩,令现存父母延寿,去世父母超拔。
作 词:裴子涵
作 曲:格 桑
钢琴伴奏:苏靖婷
领 唱:觉能法师、孙海馨
父兮母兮,生我劬劳。
父兮母兮,养我劳瘁。
父兮母兮,十恩难报。
父兮母兮,昊天罔极。
nan mo mi li duo duo po yi suo he
南 无 密 栗 多 哆 婆 曳 娑 诃
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
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
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
成都大慈寺微信公众号
素材来源|公众号:令见
梵音|成都市大慈寺
编辑|薏妃